國中融合教育

實驗班


一、財團法人福榮融合教育推廣基金會設立國中融合實驗班之緣起​

  很多人而言,融合教育是個陌生的名詞,然而揭櫫融合教育精神的融合班在新竹已成立25年,1989年新竹師院特教系吳淑美教授先在新竹師院以「聽障、語障幼兒與普通幼兒融合之研究計劃」開始設立學前階段的融合班,招收16名幼兒,其中5名為身心障礙幼兒,當時老師的薪資就由這16名幼生之學費支付,第二年老師增加至六名,在當時這個有1/3特殊幼兒就讀的融合班被認為是一教學活潑生動之開放式幼稚園,不因同班有特殊幼兒而影響普通幼兒就讀的意願,由於成效不錯,1992年起這個學前融合班就納入竹師實小成為正式的班。1994年依循學前融合班班上有1/3特殊生,2/3普通生之模式,也成立了國小融合班,借住運動場及竹市北門國小上課,學籍屬竹師實小,教學則仍由吳淑美教授負責,實驗三年,交出成果報告後,1997年就正式成班,雖然借用場地上課,多年來仍吸引很多普通生就讀。

現正值政府鼓勵私人興學,人本、全人中學、種籽學苑等理念學校如雨後春筍般設立。高雄縣大津融合教育基金會也成立了大津融合中小學,這些理念學校學費雖然高過一般公立中小學許多,卻仍能吸引家長送子女就讀且成立多年,相信有其賣點,可見學校不在大,小而美有特色仍可生存。國中融合班若能比照其他理念學校,與市府合作將學籍放到附近的國中,教學由財團法人福榮融合教育推廣基金會督導,相信可獲致較高的教學自主性,展現出融合的特色,也因此2004年福榮融合教育推廣基金會與新竹市政府合作設立「國中融合實驗班」,場地甲竹大附小融合教育校區。

二、國中融合實驗班的基本理念與目標

融合教育乃教改中之教改,融合教育的內涵就是「尊重個別差異」,不因能力不同而受歧視,融合式班級不只有助於學習遲緩者發揮潛能,對普通資質及資優者,更能提供一適才適所之學習空間,創造出普通及特殊生雙贏之成果,融合班成立多年,融合班學生在各方面表現均非常傑出,產生了兩屆總統教育獎新竹市得主,國小畢業生進入一般國中均表現良好,前面兩屆國小畢業生考上高中第一志願幾達二分之一。

  (一) 基本理念

    1.以尊重人為原則,以學習者為主體,讓學生在學習環境中成長,以達因材施教發揮潛能之效。

    2.尊重學生學習的意願,讓學生能主動學習、親身體驗及有表達思考的機會,並給學生犯錯的機會和成長的時間和空間,而不強迫學生學習。

    3.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協助的角色,他們必須了解學生的發展及個別需要,隨時因學生的需要調整自己的教法。

    4.提供完整的學習內容,廣泛運用各類資源,除了教室中的學習,亦重視自然情境中的學習及生活教育。

    5.提供舒適的教學環境,讓學生有學習動機,教室裡有各種學習區(角落)的安排,完全依學生的需要而佈置,並安排及設計學生互動的機會。

    6.將教室的管理及紀律融入教學設計中,並將教具分門別類按學習區放置,給予學生一種秩序感,且讓學生學習收拾整理;再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角落,以培養獨立自主穩定性、自動自發和積極的個性。在教學活動的安排上依學生的能力、興趣,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探索學習;使學生能得到適性的發展,並培養將來適應社會、參與社會及服務社會的能力。

    7.重視家長及其它人員的參與,除了專任教師之外,也鼓勵家長、特教系學生、及其它社會人士(如:義工)參與本實驗模式。

  

(二) 融合教育目標

    1.對於特殊生的輔導目標:

(1) 參與課堂活動。

(2) 能和同學及老師建立良好關係。

(3) 能發展其自信心及信任他人的情意目標。

(4) 適應學校環境。

(5) 和自己比較能有進步的成績。​

1.jpg


2.對於普通生的輔導目標:

除了達到中學教育應達成的目標外,更希望在這樣一個融合式的環境中能培養正確的社交觀念及同理心,不會有歧視特殊生的心理,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和特殊生共同從事一些活動;互相合作。  

  

3.在融合班學生能學習:

    (1)多元智能,兼具與一般學生不同的視野

    (2)與不同程度及能力的人相處

    (3)尊重個別差異

    (4)體驗平等的意義

    (5)與人合作

    (6)培養專注力、主動參與、自動自發、管理自己為自己負責

    (7)蒐集資料將資料歸納分析並發表

    (8)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,將學業技巧運用在生活上

2.jpg

三、學生及教師人數:

  (一) 學生:

一班十至十五名,採混齡教學,特殊生(輕度為主)三至四名。

  (二) 師資:

專任老師二名,並視需要安排兼任教師

四、上課地點:竹師實小融合教育校區(建公路六十三號)。

五、學籍:由新竹市建功國中提供


3.jpg

六、學校特色​

  (一) 混齡教學:打破年級限制

  (二) 多元化:提供豐富且多元的學業及人文課程(藝術與人文、內省、語文、數學與邏輯、社會學習、體能……)

  (三) 是一個最正常化的環境,有普通生和特殊生相處,如此普通生易可學習去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。特殊生可在最少限制的環境中學習,減少以後適應的困難。

  (四) 多種學習型態:

    1.大團體

    2.小組(分成兩組):每組一位老師負責

    3.學習區

    4.獨立研究及個別輔導

  (五) 提供品德教育之陶冶

秉持人性化教育,強調尊重每個個體,用最自然的方法教導孩子該如何與人相處,尊重、包容、自信、負責、溝通、解決問題、獨立思考、自我管理……品格教育在學校生活中,無處不見,透過生活教育,將好的經驗和品行傳達給孩子,內化成正確、值得成為信仰的價值觀,孩子持有這份珍貴資產成長,將會是匡正社會風氣的主力。

  (六) 活動式教學:

普通生的學習不因有特殊生的存在而受到影響,相反的透過仔細的設計,更能發揮學習的效果。並多利用教材教具,使學生得到具體操作的經驗,進而培養其抽象思考能力。

  (七) 適性及多元智能課程:

將普通班級整年各種領域的課程有組織有系統的展現出來,讓普通生亦得以因材施教加深加廣發揮其潛能。

  (八) 上課方式:

    1.大部分科目採分組上課進行,分成兩組,每組有一位教師負責,並視需要加義工。

    2.採多層次教學,可兼顧所有學生需要。

    3.專業科目另聘老師或治療師協助

  (九) 正常作息:

依教育部班定之國中課程標準及特殊課程安排作息,普通生上課的節數和一般國中完全相同,而將特殊生課程亦融入作息中需要提供個輔。

  (十) 教學方式

    1.以普通生課程為基礎,將特殊生目標融入教學活動中。

    2.上課、作業及評量採多層次教學,普通生及特殊生各依自己的起點學習,不犧牲彼此的權益。

    3.以合作取代競爭,採同質性及異質性合作小組教學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4.讓特殊生完全參與,並訂定個別化教育方案及安排職業訓練。